- 全屋定制时要注意什么
- 你造吗?火车坐过站可免费返回
- 最高检:保障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安全
- 河南恒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聘请2019年度审计机构的公告
- 以铭记祝福祖国!江苏70对新婚夫妇齐聚南京雨花台向烈士献花
- 国庆70周年联欢活动节目单出炉 张艺谋任总导演
-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上游面对面——“活地图”陆彩平,
- 胡塞武装耐心耗尽,向沙特下达最后通牒:新一轮战争即将打响
- 进入自动驾驶时代,这15项高科技汽车功能即将实现
- 赛季还未开始,自己却又伤了!时隔4年,26岁的你或难以证明自
- “久阴乍晴”要重视,处理不当蔬菜全棚死棵
- 三季报行情升温!优等生受追捧,最牛个股涨幅已翻倍!两类大资金
- 国庆成都看展 从未开放的乾隆潜邸“重华宫”国内首秀
- 揭开“摩擦的奥秘”,全青岛唯一一个摩擦学实验室公益开放
- “熄火门”后续,马自达召回7.7万辆CX-5
- 山东交通技师学院启动“守护蓝天 志愿有我”活动
- 王太初排列三第19248期分析:本期胆码看好5
- “信托一哥”增资至112.76亿
- @济华燃气用户 客服系统要升级,24日中午至25日早上暂停办
- 国防部发布暖心视频丨走向世界,中国军人向祖国致敬
关于印发《关于开展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年”主题活动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2019-11-20 13:33:26 阅读4868当我们面对一件书法作品或欣赏一件书法作品时,我们说它是好的、坏的或普通的。这只是一种感知,一种对非专业或普通观众的理解。要从艺术的角度理解和欣赏书法作品,必须有专业术语来描述作品,如“韵”、“文”、“像”、“书卷气”。这些话是什么意思?今天我们要谈谈。
王羲之
书法是以汉字的书写为基础的,而汉字的书写严格限制了书法的发展。每个汉字的笔画组成都可能被夸大和扭曲。然而,你不能缺胳膊少腿。你错了。书法是中国特有的民族艺术,与民族文化密不可分。因此,书法也是一门由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和传统哲学美学思想滋养和培育的艺术。书法创作基于文字形式的书写要求,书法创作追求“意义”。书法越是成为有意识的艺术,就越包含创作者主观的“意图”形象创造。王羲之的“意”理论明确界定了书法形象创作应把握的基础。
褚遂良
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文化环境也导致了创作者不同的主观“意”,并逐渐形成一种书法风格。明代董其昌以“崇尚韵”、“崇尚法”、“崇尚义”来区分晋、唐、宋三的书法风格。他考察了不同时期书法风格的历史变迁。后人对历代书法美学有所区分,“崇尚唐法”、“崇尚宋义”、“崇尚元明体”、“崇尚清质”等。用这三个字来区分三个时代的书的风格也很好。区分它的不同特征是不准确的。首先,晋人从来没有自觉地“提倡押韵”,但他们在追求“意图”方面非常自觉。宋人自觉地“提倡韵”,并研究为什么是“韵”,对此有专门的讨论。然而,尽管如此,自书法艺术自觉以来,对“意”审美效果的发现、体验和探索一直受到历代书法家的关注。董其昌称之为“守法”的唐朝也不例外。正如清代的刘载所说:“书籍虽然强调法律,但意义就是法律的秩序。”“意”是书法的形象特征,是书法达到审美效果的基本传统,而不是任何时代的书法风格特征。
那是什么“韵”?
“韵”原本不是书法美学的概念,但被唐宋人才逐渐引入书画美学。宋代范文在他的《前Xi阎石》一书中用两句话概括了“韵”的基本特征:“走在简单的闲暇中,它有着深刻而无穷的味道。”“韵”是指为创作做准备的“意象”,即积累在心中,酝酿思想,准备意象;从美学角度来说,它可以被感知和品尝,品尝和欣赏,语言不能被详述,但它有深远和有意义的影响。然而,两者都强调“最好没有于佳的意图”和“以一种简单而无忧无虑的方式走下去,有着深刻而无尽的味道”。原来,这是书法最基本的审美传统。
苏轼雕像
看看历代书籍理论中反映的古代美学思想:“如果你有技巧,如果你笨拙,如果你不雕刻一本大书,如果你什么也不做,如果你什么也不做,如果你仍然是自然的,如果你有天赋,如果你笨拙,如果你丑陋,如果你不奉承,如果你是宁拙,如果你不工作,如果你不工作,如果你什么也做不了”...这些是无数的例子。它们都是古代哲学和民族审美精神对书法审美追求的反映。
苏轼的《致韵句太博帖》
宋人也在书中发现了一种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审美“气息”,但通过书主的精神修养,确实让人感觉优雅而流露出来。书法的审美效果是不断寻求和理解的。人们对其审美效果的感受和理解也在逐步发展和加深。欧、苏、黄、密等宋人所写的书,揭示了一种明显不同于唐代的氛围,这种氛围是建立在帝王法官的不同要求之上的。产生的气息被当时的人们称为“学习和写作的气息”、“卷的气息”、“士气的气息”和“书籍的气息”。从此,它成为学者们写书的审美理想。
黄庭坚的“山前邮”
“书生气”不是一种风格模式。“本本主义”的最初肯定是文人官场对书中所揭示的精神修养、情感风格、魅力和审美理想的肯定。它早已被几代书法家有意识地继承下来,并形成了一种传统。然而,不能说所有所谓的“知识分子”都会暴露他们的“书呆子气”。“书香精神”不仅是具有完整民族文化修养、精神风貌和艺术情操的书籍的自然审美气息,也是没有这种修养、情操和姿态的书籍绝对不会有这种气息。